(

)

西

西
西
写景
秋景
山水
西湖
抒情
励志
秋日登高
赞美
写水
怀古

译文

翻译:西湖的烟雾消散后,水面显得格外清澈。但这一笑,又有谁与我同享呢?
翻译:感谢湖边的霜菊,陪伴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秋天。
翻译:两座高峰矗立南北,仿佛是上天为了让我们能观赏到吴越和西东的景色而设置的。
翻译:趁着现在我还健朗,登山临水时切莫让酒杯空着。

赏析

这首宋词描绘了西湖的秋日景色,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西湖烟尽水溶溶",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烟雾散去、湖水澄清的宁静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滞。"一笑与谁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无人共享此刻美景,流露出淡淡的落寞。"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诗人对湖畔的菊花表示感谢,因为它们陪伴他度过了三个秋天,成为他的忠实伴侣,增添了生活的诗意。"两高峰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诗人站在高峰之上,纵览西湖及周边的广阔天地,感叹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两句"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诗人鼓励自己在年迈之时仍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尽情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不要让酒杯空置,寓意着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而豁达,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