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景
山水
思乡
游子之情
兰芽
古战场

译文

译文:白水彭门这条道路,秋风中显得格外荒凉,仿佛是古代的战场。
译文:人们应该思念自己的故土,高楼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孤独。
译文:依靠鱼雁传来的消息,询问友人近况时想到了草堂(可能是友人的居所)。
译文:兰花的芽儿正在茁壮成长,希望某天能够见到你的亲友或意中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与人文情感的画面。首句“白水彭门道,秋风古战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之地,白水潺潺,彭门古道上秋风吹过,似乎能感受到昔日战场的悲壮与凄凉。接着,“人应思故国,楼更在斜阳”两句,将视角转向对故国的思念,高楼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消息凭鱼素,游从问草堂”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朋友间的相聚与交流,即使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温暖与慰藉。最后,“兰芽知己茁,何日见诸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兰花幼苗的茁壮成长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长久,而“何日见诸郎”则流露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故国、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秋夕
明·陈迁
故山迢递思悠悠,坐对沧溟月一钩。万壑新凉摧落木,几宵归雁唤深愁。举杯莫负陶潜菊,称兴重登庾亮楼。自笑飘蓬空浪迹,白蘋寒渚愧眠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