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王
举
人
王
子
万
人
英
,
诗
名
少
日
成
。
骊
珠
眠
自
抱
,
天
马
傍
谁
行
。
旅
食
青
枫
改
,
秋
吟
素
发
生
。
过
逢
见
汝
意
,
潦
倒
愧
吾
情
。
写景抒情
赠别送友
情感
时间
年龄
怀才不遇
译文
这句诗说,王子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年轻时就已诗名远扬。
骊珠一般的人(指才华出众的人)独自抱持着(或隐藏着)自己的才情,而天马则陪伴着谁行走呢?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感慨。
旅居他乡,食物虽变,但青枫依旧;而秋天的来临,让诗人的白发渐渐生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在外漂泊的艰辛。
每次见面都能感受到你的心意,我却因种种原因而让你失望,这让我感到非常惭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友人相见的喜悦以及对于自己未能如愿以偿的歉疚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赠予王举人的作品,通过对王举人的才华和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与感慨。首句“王子万人英”赞扬王举人如同王子般才智出众,少年时期就已诗名远播。接着,“骊珠眠自抱,天马傍谁行”运用比喻,将他的才华比作骊珠(传说中的宝珠)独自珍藏,天马无伴,暗示其未得施展的机会。“旅食青枫改,秋吟素发生”描绘了王举人在外漂泊,生活艰辛,青枫叶落,秋意渐浓,而他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吟咏,白发生于青丝,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过逢见汝意,潦倒愧吾情”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遇见王举人时,被他的志向和困境所触动,深感自己的处境不如对方,流露出一种惭愧和敬佩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王举人的才华,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同情和鼓励,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渔家傲·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其一)
清·陈维崧
蜩响才将馀火送,砧声又迫秋情动。天上双丸谁播弄。閒愁重,人间白发凭伊种。一枕瑶妃斟绿瓮,骖鸾翳鹤群真哄。觉后匡床无与共。真成梦,乱云封却华阳洞。
闻箫声
明·吴鼎芳
洞箫如缕到尊前,明月高楼夜可怜。何处一声凄易断,千家花柳障晴烟。
赠万生下第还吴
唐·郎士元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感秋扇
宋·苏辙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尔何。汉代谁令收汲黯,赵人犹欲用廉颇。心知怀袖非安处,重见秋风愧恨多。
建隆寺题壁
清·佛旸
建隆何代寺,彰武旧招提。一径秦松里,孤云蜀岭西。台荒花落去,客至鸟空啼。落日江峰远,微吟过小溪。
过张明府
清·汪中
客途仍聚首,僧院款门时。暇日宜尝酒,高流各咏诗。天清秋树近,风定夜钟迟。明日身无事,还来看奕棋。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一)
元·宋本
江华江月要才情,多病堪怜马长卿。莫向都门折杨柳,帝乡春色不南行。
冬日感怀
宋·舒岳祥
四十年前不畏老,酒豪踏雪买梅花。如今七十愁年尽,远客匆匆梦到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