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七
夜
月
二
首
(
其
二
)
更
深
月
复
明
,
扬
秀
青
云
端
。
浮
飙
倏
以
寂
,
长
川
静
波
澜
。
徘
徊
广
除
下
,
白
露
栖
崇
兰
。
仰
见
城
西
楼
,
回
光
照
文
轩
。
楼
中
织
绮
女
,
延
颈
独
哀
叹
。
哀
叹
未
终
已
,
素
河
横
西
山
。
逝
魄
不
长
望
,
玉
貌
宁
久
妍
。
君
母
吝
光
惠
,
使
我
芳
岁
阑
。
写景抒情
秋节怀人
节令感怀
山水写景
母爱亲情
情感思乡
译文
夜更深了,月亮又明亮起来,云端的秀丽景色被照亮。
风儿突然间变得安静了,长河的流水也静悄悄地没有波澜。
我独自在宽阔的地方徘徊,白露珠落在高贵的兰花上。
抬头看见城西的楼阁,光亮从楼阁照到精美的车窗上。
在楼阁里,有位织着丝织品的姑娘,她伸长了脖子独自叹息。
叹息声还未结束,她看到横跨在西山上的河流。
她虽然常常眺望远方,但她的美貌不可能永远保持。
因为她的母亲吝啬于给予她恩惠,所以她的青春年华即将逝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色明亮,云间仙子般的秀美景象。"更深月复明,扬秀青云端",诗人以深沉的夜色为背景,月亮更加明亮,犹如仙女在青云之上翩翩起舞。接着,"浮飙倏以寂,长川静波澜",风速骤然减缓,江面平静如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诗人漫步广庭,"徘徊广除下,白露栖崇兰",感受到露水滋润着高洁的兰花,更显清幽。抬头望去,"仰见城西楼,回光照文轩",城西的楼阁在月光下反射出光芒,照亮了周围的文雅之室。楼中的女子,"织绮女,延颈独哀叹",她的哀叹似乎与月色相呼应,增添了神秘感。"哀叹未终已,素河横西山",女子的哀叹未停,银河横跨西山,似乎寓言着时光流转,生命短暂。"逝魄不长望,玉貌宁久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美貌不能长久的忧虑。最后,"君母吝光惠,使我芳岁阑",诗人借女子之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以及对母亲未能给予更多关爱的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邓远游以浦阳改剧槜李孟秋有事棘垣不佞邂逅湖上二律志喜(其一)
明·胡应麟
黄金台下赋河梁,两见栽花越峤傍。舄化双凫离瀫水,琴携一鹤度钱塘。雄谈自许千秋合,痛饮那能十日忘。莫诧重垣霜色里,缤纷桃李候门墙。
春日寄伯兄(其二)
清·许传霈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雄心兀兀金焦峙,壮志茫茫江海流。惟有一编堪寿世,遥知风雨护扁舟。
初秋偶閒
清·爱新觉罗·弘历
几馀赢得片时閒,镜彻波光黛染山。风挟秋来偏拂袖,花因暑退亦开颜。龙蟠户牖松千尺,琴响阶除水一湾。肯逐物华临别院,徘徊独立忆民艰。
凉轩
宋·黄通
古邑已清旷,凉轩尤洒然。檐楹低竹树,城郭带云泉。铸水孤吟地,流觞避暑天。应嗟吾土隘,无处畜风烟。
秋思二首(其一)
明·释函是
高松白鹤辞巢去,腐草青萤入梦来。秋色不曾为客改,寒砧一自向谁哀。东山月出临无地,南越猿啼旧有台。回首石楼残茗在,岂须沉醉菊花杯。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唐·刘沧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千里梦归清洛近,三年官罢杜陵秋。山连绝塞浑无色,水到平沙几处流。白露黄花岁时晚,不堪霜鬓镜前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岳阳废楼寒眺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耄柳藏烟,髡芜待雪,湖天秋意难禁。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倚槛慵抬望眼,怎能穿这段阴阴。愁来也、原无避处,况是登临。沉吟水边,胜赏已不见,高楼倒影波心。叹神弦仙笛。一样销沉.....
过君山
明·朱綝
昔人曾与白云游,我欲登临一写忧。风满征帆停不得,烟波回首思悠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