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乡
人
贺
东
博
店
主
初
度
历
历
星
霜
六
十
周
,
夜
看
南
极
瑞
光
浮
。
十
围
松
柏
还
苍
干
,
满
眼
儿
孙
未
白
头
。
王
母
玉
桃
呈
古
博
,
葛
翁
丹
粒
候
瀛
洲
。
晚
来
闲
眺
青
天
外
,
雨
过
南
山
色
更
幽
。
抒情
贺词
写景
生日赞颂
秋天
祝福语
看山
颂赞老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在夜晚仰望星空,感受岁月流转与家族传承的温馨场景。首句“历历星霜六十周”以星辰与霜雪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长者已度过六十年的人生旅程。接着“夜看南极瑞光浮”一句,不仅展现了长者的闲适心境,也暗含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十围松柏还苍干,满眼儿孙未白头”两句,通过松柏的苍翠与儿孙的青春活力对比,表达了对家族延续与生命力旺盛的赞美。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的生命力,而儿孙则代表着家族的未来与希望。“王母玉桃呈古博,葛翁丹粒候瀛洲”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王母与葛翁分别代表长寿与仙术,玉桃与丹粒象征着长寿与超凡脱俗的生活。这一联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寓意着对长者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最后,“晚来闲眺青天外,雨过南山色更幽”描绘了长者在傍晚时分悠闲地眺望远方,雨后的南山显得更加宁静与美丽。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隐喻了长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长者对生命、家庭、自然以及未来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猜您喜欢
入仗锡寺
明·汪礼约
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题兰史望罗浮图,次原韵
清·丘逢甲
奇峰四百三十二,别后相思不计年。寻梦客迷蝴蝶洞,看山秋上老龙船。前身葛令仙为耦,左股蓬莱海化田。风雨迷离图未得,诗魂寒渡瀑云边。
登凤台
宋·王遂
无觅台城处,岿然却此台。青山三面立,白鸟半天回。有酒同僧上,无诗唤友来。谪仙骑凤去,应是叹时哉。
思游富春久矣同治戊辰秋湘文观察守衢州有书见招以事牵率次年春始成行沿途看山得诗四首(其三)
清·沈梧
访友看山心自怡,搜岩剔壑足忘疲。最经意处难穷述,会料君来有好诗。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严陵台下滩声急,似怪浑毫到此迟。
山居三十韵(其三十)
明·屈士煌
芙蓉插壁秀巉巉,上有仙书秘石函。丛菊径荒惟待酒,芰荷香老未裁衫。溪烟薄暝看横屋,水气当晴亦满岩。赋就忽惊山鬼泣,新题竹素已三缄。
楼上
宋·戴敏
终朝役役晚来闲,识破浮生一梦间。挈榼去沽深巷酒,倚楼贪看夕阳山。月临江馆人横笛,风折芦花雁度关。堪羡渔翁无检束,扁舟占断白云湾。
井陉道中山色甚佳前游未之奇也
清·戈涢
昔畏井陉道,乱石如猛虎。今爱井陉山,遥峰如静女。前岁与今岁,所历非有殊。今乃下心意,昔但忧驰驱。譬如读异书,聱牙初不免。既深遂忘疲,文奥义自显。紫翠非一状,烟峦逾千重。延.....
即景呈夫子
清·梁德绳
袅袅疏林几抹烟,青阳湾转小村前。薄云漏日明孤塔,新水涵秋淡远天。静坐可无清课遣,举头便结看山缘。凭君妙悟能拈出,画意诗情在者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