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湖
晚
菊
重
湖
汇
城
曲
,
佳
菊
被
水
涯
。
高
寒
逼
素
秋
,
无
人
自
芳
菲
。
鲜
飙
散
幽
馥
,
晴
露
堕
馀
滋
。
蹊
荒
绿
苔
合
,
采
采
叹
后
时
。
古
瓶
贮
清
泚
,
芳
樽
湔
尘
霏
。
远
怀
渊
明
贤
,
独
往
谁
与
期
。
徘
徊
东
篱
月
,
岁
晏
有
馀
悲
。
写景
写花
秋天的
咏物
怀古
抒情
惜时
赞美
西湖
菊花
译文
重湖汇聚在城郭周围,美丽的菊花生长在水边。
寒冷的秋意逼人,但菊花依然独自绽放。
清新的风儿吹散它的幽香,晴朗的天气使得花儿上的露水滴落下来,留下滋养的痕迹。
采菊的路径被荒草覆盖,长满绿苔,看着满园菊花,叹息已经错过了采摘的时机。
古老的瓶子里装着清澈的菊花酒,高脚杯上的尘埃被酒水洗去,显露出新的光泽。
怀念远方的渊明贤人,想独自前往寻找他的踪迹,却不知道与谁一同前往。
在东篱边徘徊,看着月亮,到了年末,心中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晚菊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菊花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重湖汇城曲”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湖水汇聚,环绕着城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佳菊被水涯”点明了主题——晚菊,它们在湖边绽放,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高寒逼素秋”一句,通过“高寒”和“素秋”这两个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寒冷,也暗示了菊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的坚韧品质。“无人自芳菲”则表达了菊花虽处偏僻之地,却能独自绽放,不因无人欣赏而失去其芳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独立。“鲜飙散幽馥,晴露堕馀滋”描绘了晚风轻拂,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晴天的露珠滴落,滋润着大地,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蹊荒绿苔合,采采叹后时”中,“蹊荒”指小路荒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采采”则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古瓶贮清泚,芳樽湔尘霏”描绘了诗人将菊花放入古朴的瓶子中,以清水洗净尘埃,寓意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最后,“远怀渊明贤,独往谁与期”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字元亮)的敬仰,以及自己想要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逸生活的心愿,但又感叹无人相伴,孤独前行。“徘徊东篱月,岁晏有馀悲”则以月光下的东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晚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