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
写历史人物
抒情
励志

译文

率先进入关中,得到的计谋和策略更多,彭城虽重要,但汉家的天下远不止此。
若不拥有驾驭、掌控局势的英明手段,即使有如韩信这样的英雄,又怎会肯改变主意而倒戈相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巧妙地探讨了历史人物韩信与汉高祖刘邦之间的关系。首句“先入关中得计多”,赞扬了汉高祖刘邦在攻入关中时的策略与智慧,暗示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接着,“彭城未是汉山河”一句,看似转折,实则深化主题,指出即使在取得彭城这样的重要胜利后,汉朝的江山并未稳固,暗含着后续的挑战与变数。“不操擒纵英雄手,韩信何由肯倒戈。”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直接点明了韩信之所以最终归顺汉高祖,并非出于对刘邦个人能力的盲目崇拜,而是基于对战略形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权衡。这里“擒纵英雄手”不仅指军事上的控制力,更象征着对人才的驾驭与利用艺术,强调了刘邦在战略决策和人才管理方面的高超才能。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精炼描绘和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行为背后动机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权力、智慧与忠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这种寓言式的表达手法,诗人不仅赞美了汉高祖的智谋,也揭示了韩信选择的关键因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历史人物决策背景的视角。

郑思肖

403首
画家。原名,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