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绿
抒情
写景
春天
咏物
赞颂
宫宴

译文

译文:天道的运行是无穷无尽的,它总是代替人们去做各种工作。
译文:阴阳的调和与规律是明确的,礼乐文化则是对天上神明的回馈。
译文:战士身披的铠甲在荒野中散发着清冷的光芒,而衣着整齐、文雅的官员们则辅助国家。
译文:从言谈中可以看出国家辅佐之人的智慧,从词赋之中则可见文人的英勇与才华。
译文:雨过天晴后,野外伊水显得格外绿意盎然;而郊外天色渐明,巩树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红艳。
译文:在朝中闲暇之时,有着许多美丽的景色;人们以诗酒为伴,在春风中相会共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盛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乾道运无穷”一句,点出了天地运行不息、自然规律永恒的主题,也是整首诗的基调。紧接着,“恒将人代工”,则意味着人类活动是在自然法则之下进行的人文创造和劳作。“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两句,通过阴阳交替和历法的运转来衬托出诗人对于宇宙秩序与文化传承的尊重。这里,“玄穹”指的是广大无垠的天空,也暗示着文化艺术的深邃。“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两句,则转向了宴会的场景,描绘了一幅边塞与都城并存、军事与文治相辅相成的画面。“介胄”、“衣冠”分别象征着武装和文官的不同角色,而“清荒外”则可能指的是边疆的辽阔。“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一句中,“言谈”、“词赋”都是文化艺术交流的表现方式,这里强调了文学艺术对于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持作用。接下来的“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则是对春日自然景色的一种描写。“野霁”指的是春雨后的湿润景象,“郊明”则可能是指郊区的光照明媚。最后,“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一句,则是在这样的美好时节中,人们聚首饮宴,以诗酒欢乐,共享春天的清新气息。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审美空间,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颂扬。

李隆基

74首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