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

西
绿
写景抒情
城市杂
季节怀古
山水情感
节日记梦

赏析

这首诗《广州杂诗(其二)》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广州的独特情感与思考。首句“满岁平亭有颂声”,开篇即以“满岁”点明时间跨度之长,“平亭”则暗示了地点的宁静与雅致,而“颂声”则预示着这里有着值得赞美的事物或人物,营造了一种充满敬意与赞美氛围的场景。次句“西江万目属韦平”,巧妙地运用了“西江”这一地理特征,将目光聚焦于广袤的江面之上,同时借用了“韦平”这一典故,暗指韦应物和杜甫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以此表达对韦平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深深敬仰。第三句“独怜绿净亭中月”,转而聚焦于亭中之景,以“绿净”形容月光洒落下的环境,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也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美好之景的独钟与喜爱。最后一句“曾照论诗过四更”,以“论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兴趣所在,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时间的悠长,通过“四更”这一具体时刻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深夜吟诗、探讨文学的专注与热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体现了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