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绿
秋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写鸟
写雨
写鸟之情
秋节

译文

整个秋天都心情不佳。在布满霜花的天空下,每天的风都催促着树叶落下。
夜晚漫长,孤独的人需要保持警觉以免难以入眠。听着窗外如雨般的敲打声。更令人感到悲伤的是,那些危急的树枝和疲倦的飞鸟。
添加柴火时,我空虚地回忆起庭前的古槐。
唱尽了哀伤的秋蝉之歌,我该在哪里寻找像“题红”那样的标记呢?即使穿着黑色的衣服,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悲痛。
我清晰地记得在九日的江边亭台上,秋风猎猎,苇叶萧萧,这个题目是我年轻时曾写过的赋。
而今的我已变得像枯枝一样干瘪,只和阶上的蟋蟀交谈。我无法舍弃那些(过去的)记忆,就像无法舍弃断了的线。
不要就这样随着流水飘零离去。
只要保持内心的本质,无论经历多少次冬去春来,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因为这才是归根结底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面对落叶飘零的凄凉心境。"一秋无绪"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形象地写出秋风吹落树叶的场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夜晚的落叶声如同雨点敲打窗户,增添了诗人独眠时的孤独感。"更恻恻、危枝倦羽"进一步描绘了落叶的疲惫与无奈,仿佛疲倦的鸟儿栖息在危险的树枝上。"添薪虚忆庭槐古",诗人回忆起庭院中的老槐树,暗示岁月流转,人事已非。"尽唱彻哀蝉",哀鸣的蝉声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诗人感叹找不到题写红叶的地方,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如今生活的寂寥。"长记九日江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江亭赏秋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意气风发。然而,如今"人亦秃成枯",只剩与阶下蟋蟀共鸣,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忍撇却、乾梢断缕",诗人不忍心抛弃那些枯枝残叶,它们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和记忆。"飘零休便随流去",他劝告落叶不必随流水消逝,寓意要坚守内心,即使生活困顿,也要保持坚韧。最后,诗人以"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作结,表达对坚韧不屈精神的坚守,期待着生命的轮回,即使经历枯萎,也能期待春天的到来,回归生命的根本。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理。

猜您喜欢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一落索·咏风鸢
清·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次筠轩诗韵
元·马臻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