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史
十
首
(
其
一
)
晏
婴
慎
守
封
疆
欲
霸
齐
,
故
于
宣
圣
惜
尼
溪
。
从
来
为
国
求
贤
意
,
笑
杀
当
年
拥
盖
妻
。
咏史怀古
写读史
哲理
读书励志
人物赞颂
译文
译文:谨慎地守卫国家的疆界,想要在齐国称霸,因此对于宣扬圣人的思想感到惋惜,尤其是尼溪这个地方。
译文: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寻求贤能的人才,对于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思为国出力的人,只会嘲笑他们当年拥有的荣华富贵。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读史十首(其一)》以晏婴为例,描绘了一位深思熟虑、志在霸业的政治家形象。首句“慎守封疆欲霸齐”表达了晏婴对于边疆领土的严谨守护以及他渴望使齐国强大起来的雄心壮志。接着,“故于宣圣惜尼溪”暗示了他对孔子智慧的尊重,尤其是对尼溪(可能指孔子的言论或思想)的珍视,认为这些可以作为治国理政的宝贵资源。最后一句“从来为国求贤意,笑杀当年拥盖妻”揭示了晏婴的高尚品质,他一心为国家寻求贤才,甚至对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可能影响他决策的女性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认为她们的拥戴与贤才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晏婴的远见卓识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寓含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
猜您喜欢
咏史诗·博浪沙
唐·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春秋战国门·子贡
唐·周昙
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
咏史(其二)
元末明初·刘基
天与聪明作大君,应天在实岂虚文。重瞳若解行仁义,不枉芒砀五色云。
四皓围棋
明·王越
暴楚强秦一局收,那应末着更安刘。就中诸吕真勍敌,赖得傍观有绛侯。
吾与吟(其八)
明·顾允成
浴沂风雩兴超然,童冠三三春暮天。古人冷淡今人笑,傀儡场中闹岁年。
咏史(其一)荀彧
宋末元初·陈普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道争知却是迷。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大哉
宋·杨简
大哉孔圣之言,哀乐相生不可见,倾耳听之不可闻。不见乃真见,不闻乃真闻。子夏虽曰敢不承,实莫之承终于昏,误认有子为师道。曾子觉虽小,而悟孔圣之皓皓。濯之暴之觉之亏,即濯即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