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授
滇
南
提
学
有
成
强
将
疏
陋
事
高
谈
,
六
籍
何
曾
一
字
谙
。
犬
马
有
心
常
恋
北
,
鲲
鹏
无
定
又
图
南
。
非
才
乍
可
三
宜
去
,
渐
老
宁
知
七
不
堪
。
眼
底
诸
生
如
玉
立
,
扣
钟
应
是
笑
声
韽
。
励志
读书
情感
思乡
赞美
写景
滇南
怀古
锦官城
写人
提学
译文
擅长武艺的将领往往高谈阔论,却未必能理解六经的深奥含义。
犬马常常心怀向往,想回到北方故乡;鲲鹏则无定所,又计划飞向南方。
不是才子却可以暂时离开,逐渐老去后可能会发现许多事情都变得难以应对。
看着学生们像玉树般立着,叩响门声应是笑声与笑声相应和的和谐场景。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初授滇南提学有成》表达了诗人在担任滇南提学职务之初的感慨和自我反思。首句“强将疏陋事高谈”揭示了自己虽然才疏学浅,却试图以高深的谈论来应对新的职责,流露出谦逊中带有挑战的决心。第二句“六籍何曾一字谙”自嘲对儒家经典了解甚少,暗示了学习的紧迫感。接下来,“犬马有心常恋北,鲲鹏无定又图南”运用比喻,犬马象征忠诚,向往北方可能代表对故乡或熟悉的环境的眷恋;而鲲鹏图南则寓言志向远大,即使变化无常,也要追求更高的目标。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抱负。“非才乍可三宜去,渐老宁知七不堪”表达出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或许不适合这个职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更多困难也更加从容不迫。最后一句“眼底诸生如玉立,扣钟应是笑声韽”描绘出提学生涯中看到学生们的成长,想象他们未来可能的成就,以及自己作为引导者的欣慰和期待,以笑声结尾,显得轻松而富有深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我剖析和寓言,展现了诗人勇于接受挑战、关爱后辈的成长,以及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