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字
令
·
秋
夜
对
月
头
颅
如
此
,
尽
并
刀
、
剪
尽
一
生
毛
发
。
脱
帽
临
风
聊
快
意
,
顿
去
许
多
霜
雪
。
只
恨
明
朝
,
依
然
镜
里
,
白
又
根
根
茁
。
那
能
有
术
,
教
他
青
鬓
重
发
。
可
笑
今
岁
春
初
,
棘
闱
三
入
,
犹
自
名
心
热
。
都
把
好
花
辜
负
了
,
忍
更
辜
他
秋
月
。
难
得
今
宵
,
一
杯
在
手
,
万
里
天
空
阔
。
夜
深
吟
久
,
银
髭
暗
撚
刚
脱
。
秋日情怀
励志
月亮咏物
怀旧惜时
写景抒情
译文
我的头颅如此,一生都被刀剪剃尽头发。
脱下帽子迎风而立,感到十分畅快,瞬间消去了许多白发的霜雪。
只恨到了明天早上,照镜子时,依然看到根根分明都是白发。
哪里有什么方法,能让他再次长出青黑的头发呢?
可笑的是今年春天刚来的时候,我第三次进入考场,还依然心怀热情。
都把美好的春天辜负了,更不用说去欣赏秋夜的明月了。
今晚难得的是,一杯美酒在手,万里长空开阔无边。
夜深了,我还久久吟咏不停,刚刚又长出的白胡须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显。
赏析
这首《百字令·秋夜对月》是清代词人陆震所作。词中以秋夜对月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惋惜。词的开篇“头颅如此,尽并刀、剪尽一生毛发”,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仿佛是将自己的一生都比作可以被“并刀”剪掉的毛发,形象地描绘出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残酷现实。接下来“脱帽临风聊快意,顿去许多霜雪”则通过脱帽迎风的动作,表达了一种暂时摆脱岁月痕迹的轻松与快意,但随即意识到“只恨明朝,依然镜里,白又根根茁”,预示着即使暂时忘却,白发终究会再次生长,暗示了时光无法逆转的宿命感。“那能有术,教他青鬓重发”一句表达了对青春永驻的渴望,但紧接着“可笑今岁春初,棘闱三入,犹自名心热”则揭示了词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未能逃脱岁月的侵蚀,内心的热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通过“都把好花辜负了,忍更辜他秋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最后,“难得今宵,一杯在手,万里天空阔”描绘了词人在秋夜月下独饮的场景,试图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夜深吟久,银髭暗撚刚脱”则以细节描写收尾,展现了词人在深夜中的沉思与自我反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月下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奈与挣扎。
猜您喜欢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写怀时允祯初应召
明·吴琏
无官真觉一身轻,晓罢厨烟睡正醒。对客日无辞酒意,教儿时有读书声。一犁秋垄输官早,几箔春蚕报茧成。试问怀安近消息,圣明行召到神京。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其一)
明·倪谦
青宫出阁正年芳,礼蕝先当习太常。翰学八人期会合,宫花一夜巧铺妆。珍羞旋簇筵前绮,金印初封肘后黄。独乐争如能与众,共将高咏送清觞。
题朱麋君舍人鉴成焦山酣睡图四首(其一)
清·张之洞
茗香步算知周鼎,文达多闻辩陆铭。争向山灵谈考据,禅床塞耳不能听。
明月斜·夜坐
清·董元恺
篆烟红,泪花绿。银汉迢迢堕入怀,黄河万里响心曲。
听歌
唐·武元衡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