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李
峤
杂
咏
诗
百
二
十
首
韵
(
其
七
十
九
)
烛
火
传
不
尽
旧
,
花
卷
每
迎
新
。
绩
学
绛
帷
夕
,
朝
天
紫
陌
晨
。
秉
来
游
绮
墅
,
照
处
醉
华
茵
。
师
旷
称
明
昧
,
诚
哉
善
喻
人
。
咏物
写烛
写学习
哲理
赞美
读书
译文
译文:火焰不断传承着古老的智慧,每一朵绽放的花都欢迎着新的生命和季节的到来。
译文:在深红色的窗帘下努力学习,清晨则在紫陌之间朝着天空行进。
译文:手持灯烛游览着华丽的别墅,照亮的地方仿佛是醉人的华丽地毯。
译文:师旷的智慧能够洞察明暗,确实是善于用比喻来教诲他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烛光在传统与现代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首句“火传不尽旧,花卷每迎新”以火的传递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同时暗示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接着,“绩学绛帷夕,朝天紫陌晨”描绘了学者们在夜晚勤奋学习,白天则步入官场的情景,体现了知识与权力的结合。“秉来游绮墅,照处醉华茵”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烛光在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浪漫,无论是游走在富丽的别墅中,还是照亮华美的地毯上,烛光都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最后,“师旷称明昧,诚哉善喻人”借古代音乐家师旷的故事,赞美了烛光不仅照亮了黑暗,也启迪了人心,是智慧与真理的象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烛光这一日常之物,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表达了对知识、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颂扬。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恭纪恩赐诗(其十七)赐银套杯六小大各异以礼乐射御书数字别之
明·严嵩
银质金书六字文,酌时随量浅深分。贵同玉瓒藏为宝,德比醇醪饮自醺。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其四)
明·严嵩
烹茶烧竹坐谈经,正爱清香满户庭。赖有琴觞能遣俗,都无案牍可劳形。上林梧竹栖群凤,东壁文章纪二星。他日汉家麟阁上,愿期勋业在丹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