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地点
玉泉山
山水
田园
春景
三春
自然

译文

译文:在心境平静时,烟雾与彩霞相映成趣,天空中与水面上皆一片清澈明亮,映入眼帘的景象清新可爱。
译文:这首诗启迪了我的情感,其内涵如包容万物一般丰富。在陶冶中,山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令人陶醉。
译文:午后轻云如鱼鳞般叠起,雪花在阳光下变得清晰,像美丽的画作。
译文:无论是在低谷还是在高地,无论近或远,各种土地都在期待能够为农耕带来益处。这个场景让人欣慰不已。

赏析

此诗描绘了玉泉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首句“烟霞表里因心静”,开篇便点明了心境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微妙联系,心静则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接着,“天水空澄触目新”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广阔无垠的天空与清澈的水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新鲜感和赞叹之情。“启迪诗怀涵万象,陶镕山色入三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对诗人创作灵感的影响,山色之美仿佛融入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接下来,“轻云过午鱼鳞叠,积雪晞阳螺黛皴”描绘了午后云彩如鱼鳞般排列,阳光照耀下积雪呈现出螺黛般的纹理,细腻地展现了时间流逝中的自然变化之美。最后,“低町高田连近远,所欣一例利耕畇”则转向对土地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与喜悦,认为无论是低矮的田埂还是高高的农田,都同样有利于耕作,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和谐共存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玉泉山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创作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