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秋天
落花
抒情
哲理
此分依据:

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描绘了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循环的感慨。首联“荣悴谁能与解何,亚枝乍少谢枝多”,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花开花落这一自然现象的深思。花的盛衰荣枯,似乎难以找到解释,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接着,“亚枝乍少谢枝多”描绘了花开时枝头繁茂,而花落时则显得稀疏,形象地展现了花从繁盛到凋零的变化过程。颔联“绿珠飞下齐奴阁,帝子遥临洛水波”,运用典故,将落花比作绿珠(古代美女)从高阁飞下,又似帝子(帝王之子)在洛水边远眺,赋予落花以浪漫和哀愁的意境,进一步渲染了花落的凄美景象。颈联“点缀青旗嗤北里,分明春色是南柯”,通过“青旗”这一意象,可能是指酒旗或某种标志,暗示着落花虽已凋零,但春天的气息并未完全消散,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同时,“嗤北里”可能暗含对过去繁华的讽刺或怀念,而“春色是南柯”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尾联“佛楼沙钵投难满,未觉乾枯脱爱河”,以佛教的元素入诗,借“佛楼”、“沙钵”等象征物,表达了对人生苦海的深刻理解。即使在佛前祈祷也无法完全摆脱人生的苦难和欲望的束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解脱的追求。最后一句“未觉乾枯脱爱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痛苦与快乐、欲望与解脱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欲望与解脱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