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春景
赞美
咏物
烟月

译文

春日的烟雾轻轻环绕着柳枝,明亮的月亮则缓缓靠近华美的池塘。
枝叶互相映照,毫不嫌其缓慢,恰似轻柔的水波互相环绕。
烟雾轻轻升腾,并没有妨碍那清澈明亮的样子,月光朗照下更增添了它的绚丽色彩。
两层的楼阁四面都有窗户,从这里眺望、吟咏都极其美妙。
这真的是一种清纯的体态和清真的用途,烟雾和月亮虽然名字不同,但实质上是共通的。
不需要持烛照亮、举杯痛饮,大自然的文章就是如此巧妙地错综复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烟月与楼阁之间和谐共生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交融之美。首句“春烟淡荡罥柳丝,春月徘徊临华池”描绘了春天里,淡淡的烟雾缠绕在柳枝间,而明月则在华美的水池边缓缓移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不嫌冉冉互映带,雅宜淰淰相逶迤”表达了烟与月相互映衬,和谐共存的意境,无论是烟的轻柔还是月的明亮,都恰到好处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轻笼那碍虚明委,朗照兼之点缀绮”进一步描述了烟雾虽轻,却能巧妙地遮掩和增添景物的朦胧美,而明月的照射则如同精美的装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两层楼室四面窗,俯畅遥吟无不美”点出了楼阁的存在,其四面开窗的设计使得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真为清体清真用,烟月名殊其实共”强调了烟与月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实际中是共同构成了一种清雅脱俗的美感。“底须秉烛与飞觞,大块文章工错综”则表达了诗人认为欣赏这样的美景,无需借助外在的物质享受,如灯火与酒宴,自然界的美好本身就是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烟月与楼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