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咏物
写花
写山
赞美
秋天
节气
自然景象变化
景象

译文

疾雷驱赶着大雨离去,清脆的乐声送来晴朗的天气。
放眼望去,河川原野宽阔无边,烟雾净除,点点尘埃也无影无踪。
高峰完全显露在日光之下,低峰则半掩在云雾之中。
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天气变化多端,好像是天公巧妙地描绘出的画面。
马蹄声立刻等待着晴朗天气的到来,只见细小的雨丝和薄雾还在飘散。
忽然想起了米家山水画,却也咏出了杜陵的诗句。
在棋局中追逐着白麋,天上的苍狗也在驰骋。
何必为陆浑的烧毁而发愁,在这里却能沐浴先生的柳荫。
湿润的气息逼近了绿色的山峰,从高处一眼望去,景色遥远。
山灵驱散云雾,去朝拜九天的天帝。
清新的空气拂过马背,产生爽朗的感觉,忽然阳光放晴了。
浅黄和深紫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鲜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河流。
一簇簇的芙蓉花盛开,含着烟雾,翠绿正浓。
这些景象如果不经过新的洗濯,怎么能够展现出它们真正的容颜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首联“疾雷驱雨去,爽籁送晴来”生动地描绘了雷雨过后,清风送来凉爽的景象。接着,“极目川原阔,烟芜净点埃”则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清新空气,烟雾散尽,尘埃落定,一片宁静。“高峰全露日,低峰半掩云”描绘了山峰在阳光下的不同姿态,有的山峰完全沐浴在阳光下,有的则被云雾遮掩,形成对比。接下来的“片刻阴晴各,天公巧画分”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短时间内就能展现出不同的天气变化。“立马待开霁,残丝霏细雾”写出了等待晴朗的急切心情,以及雨后残留的轻雾。接下来的“忽捲米颠图,却咏杜陵句”则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古代文人墨客的追忆。“围中逐白麋,天上驰苍狗”描绘了动物在晴朗天气中的活动,白麋在地面奔跑,苍狗(乌云)在天空中飘动,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何愁陆浑烧,却沐先生柳”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面临困难,也能像沐先生柳一样,找到新的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雨后晴空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