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稼
轩
十
景
诗
(
其
三
)
水
精
域
络
石
萦
林
邈
,
飞
湍
云
锦
淙
。
岚
扉
沿
得
得
,
花
雨
落
重
重
。
可
迟
平
桥
步
,
恰
闻
远
寺
钟
。
只
疑
幽
绝
处
,
仿
佛
赞
公
逢
。
写景
山水
地点
自然
花雨
平桥
远寺钟声
赞美
写水
译文
络石在林中盘旋而过,流水像彩绸一般飞快地从石头间奔涌。
远方的山谷,沿途看到的门扉令人疑惑不解,纷纷扬扬的花雨在天空下显得更加繁密厚重。
可以在平缓的桥上漫步,恰巧听到远处的寺庙钟声。
只疑这幽深的地方是如此独特和美妙,仿佛遇见了古时的隐士或者圣僧赞公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络石缠绕林间,水流如云锦般奔腾的景象。"络石萦林邈",石与林的交织,营造出深远的意境;"飞湍云锦淙",湍急的流水如同织成的云锦,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接着,诗人通过"岚扉沿得得",描绘了山间的雾气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的门户缓缓开启,引人入胜。"花雨落重重",则是春日里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生机。"可迟平桥步,恰闻远寺钟",诗人漫步于平桥之上,耳边传来远处寺庙悠扬的钟声,这既是对静谧环境的描绘,也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只疑幽绝处,仿佛赞公逢",表达了诗人在此地仿佛遇到了高僧赞公,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潞州形胜
金·李晏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閒。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