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安
河
叠
辛
巳
旧
作
诗
韵
辛
巳
过
濡
水
,
初
命
浚
濡
源
。
安
东
及
高
阳
,
仿
佛
名
同
传
。
圣
女
出
易
州
,
实
与
易
水
连
。
岁
久
浸
入
沙
,
无
足
资
灌
田
。
天
然
利
民
泽
,
可
使
虚
渗
乾
。
发
帑
俾
疏
剔
,
其
功
非
唐
捐
。
安
河
易
新
名
,
听
予
有
后
言
。
虽
云
善
其
初
,
久
要
宜
敬
旃
。
闸
坝
时
脩
治
,
俾
毋
滥
轶
川
。
轮
日
以
输
溉
,
人
和
可
格
天
。
经
过
示
梗
概
,
所
重
惟
吁
年
。
写景
怀古
抒发
励志
记事
水利设施
译文
辛巳年我经过濡水,首次命令疏通濡源。
安东和高阳这两个地方,似乎有着相似的传说。
圣女出自易州,这个地方与易水紧密相连。
年深日久,水源逐渐被泥沙所覆盖,无法再为田地提供灌溉。
然而,它的天然利益对民众是有利的,可以使被沙土覆盖的地方重新变得湿润。
政府发放资金,以便进行疏浚工作,这些努力并不会白白浪费。
我建议将安河改名为易新名,这是我后面要说的内容。
虽然开始时做得很好,但长期来看仍需保持敬重和谨慎。
定期修治闸坝,以确保不会泛滥成灾。
按照轮换日程进行灌溉,人和自然可以和谐共处。
以上是我对整件事情的简单概述,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并支持。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安河叠辛巳旧作诗韵》。诗中描绘了乾隆皇帝巡视安河(即濡水)的行程,以及对当地水利设施的关注与改进。诗中提到辛巳年曾有过浚河之举,而今再次巡视,旨在强调持续改善水利设施的重要性。首句“辛巳过濡水,初命浚濡源”点明了时间与事件,即在辛巳年巡视濡水,并命令进行疏浚工作。接下来,“安东及高阳,仿佛名同传”则提及了与安河相关的地名,暗示了该河流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圣女出易州,实与易水连”一句,可能暗指古代传说中的圣女与易水的关系,以此类比强调安河的重要性。然而,“岁久浸入沙,无足资灌田”揭示了河流因年久失修而淤积的问题,影响了农田灌溉。“天然利民泽,可使虚渗乾”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珍惜与利用,指出疏浚河流可以恢复其原有的为民造福的功能。“发帑俾疏剔,其功非唐捐”强调了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水利建设的决心与成效,不会被浪费。“安河易新名,听予有后言”可能意味着对河流进行命名或重新命名,以纪念这次巡视与改进行动。“虽云善其初,久要宜敬旃”强调了水利工程的长期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最后,“闸坝时脩治,俾毋滥轶川。轮日以输溉,人和可格天”提出应定期修缮闸坝,防止河水泛滥,并通过轮班灌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过示梗概,所重惟吁年”总结了巡视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强调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吁。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水利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以及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