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
园
初
夏
(
其
三
)
响
钵
成
诗
拙
,
临
池
下
笔
难
。
因
思
行
鲜
逮
,
堪
以
静
而
观
。
味
道
窗
移
鸟
,
忘
言
篆
袅
兰
。
碧
霄
如
洗
净
,
吾
意
共
高
宽
。
写景
抒情
夏日
静观
动物
鸟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御园初夏时节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致的融合。首句“响钵成诗拙”,以响钵之声喻诗之创作,表达出诗人在创作时的艰难与不顺,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努力。接着,“临池下笔难”进一步强调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池水映照着诗人的思绪,却难以一挥而就。“因思行鲜逮,堪以静而观”两句,诗人转而思考行动与内心的联系,认为在静观中可以找到灵感与答案。这种静观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静止,更是一种心灵的沉静,通过观察自然,诗人得以净化心灵,获得新的启示。“味道窗移鸟,忘言篆袅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窗外的鸟儿自由飞翔,窗内的篆香袅袅升起,兰花散发出幽香。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氛围,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碧霄如洗净,吾意共高宽”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赞美与向往。碧蓝的天空如同被洗净一般,广阔无垠,寓意着诗人的心境也得到了净化,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心灵状态的一种肯定,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