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
三
首
(
其
一
)
泽
国
今
经
三
度
过
,
不
愁
雨
少
祗
愁
多
。
西
风
捲
雾
晴
光
放
,
嫩
柳
轻
芜
景
色
和
。
写景
季节写景
春天的景色
景物赞美
春光放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在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泽国今经三度过”,点明了地点为水乡,且诗人已多次造访,流露出对这一地区的熟悉与情感。接着,“不愁雨少只愁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既不担心雨量不足影响景致,反而忧虑过多的雨水会破坏原有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敏感。“西风卷雾晴光放”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西风吹散了云雾,使得阳光得以洒满大地,展现出晴朗明媚的天空。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象征着内心的豁然开朗与精神的愉悦。“嫩柳轻芜景色和”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嫩绿的柳枝与轻柔的草地相互映衬,构成和谐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和”字,不仅指色彩与形态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四季变换中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理念。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领客游闻人氏省庵园
宋·陈必复
半夜雨方住,一春晴不常。倚栏听鸟语,开户纳花香。庭暮竹阴净,池风水气凉。几番吟未稳,步月细平章。
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六)
宋·释如净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
宋定远赴京并柬翰苑诸友
元·胡宽
桃花浪暖鲤鱼跳,送别殷勤折柳条。一角祥麟符汉武,千金骏马出燕昭。丰城剑气干南斗,长乐钟声和早朝。若到銮坡烦寄语,江南烟雨老渔樵。
归兴(其二)
明·李之世
听来巧舌剧喽啰,伎俩山神几许多。老骥鸣长空伏枥,羁禽力倦欲移柯。机心尽附汉阴叟,世事浑如春梦婆。新水一痕镜一曲,谋将烟艇载渔蓑。
试院春阴得故人左匡叔书遂答丁茂才
清·姚柬之
飘风吹雨上雕阑,琐院深沈怯晓寒。鸡鹜喜阴争握粟,鸾皇愁湿振云翰。故人寥落书来少,贫贱交游语易酸。赖有丁仪慰岑寂,漫宽杯酒暂为欢。
烟
唐·李峤
瑞气凌青阁,空濛上翠微。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新移北厅因贻同院诸公兼呈畅博士
唐·卢纶
华轩迩台座,顾影忝时伦。弱质偃弥旷,清风来亦频。恩辉坐凌迈,景物恣芳新。终乃愧吾友,无容私此身。
冬日返语溪舟中即景(其一)
清·仰蘅
水落清溪一棹过,西风杨柳尽婆娑。野禽飞去斜阳外,惟有寒烟衰草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