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抒情
写景
咏物
写月
怀古
赞美
情感
季节
意表达

译文

在瑶坛上献上礼,我在虚空中向上飞升,坐在了仙人的座位上。
伸出脖颈,迎向月华,尽管隔着绿色的山峰,依然感到她的存在。
众多的人们在等待和赞美这芳华之景,云烟缥缈中又若隐若现。
虽然有微微的欠缺,但仍然庆幸这面镜子(指月亮)没有破碎。
浮动的尘埃从何而来?它遮蔽了月亮,但仍然无法完全掩盖其光芒。
连绵的山峦呈现出一种纯净的色彩,清辉照耀,千里传播。
这清爽的光辉透入我的衣襟,使我的言语充满了光明。
诗人们在这个时候,虽然感到有些困惑,但仍然无法停止他们的创作。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不能像云彩和锦绣那样描绘出华美的诗章,所以我翻然倒地而睡。
这个时候我心中充满遗憾和思绪,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今晚月亮升起,我不吟诗就无法表达我的情感。
我预先解开了对素娥(指月亮)的嘲笑,以免有人认为我这个老人对它有所忽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夜晚静坐等待明月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瑶坛礼碧虚”开篇便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意境。“返次羽人坐”则是说诗人借助想象中的仙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引脰延月华,吞吐隔翠嶞”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但这些美好又常常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不可及。这里的“月华”象征着那些难以把握的美丽景致。接下来的“众吻盼流芳,冉冉忽透过。大规虽微亏,犹喜镜未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尚存之物的一丝慰藉。“浮翳从何来,掩蔽仍不果。连峦一色净,清辉千里播”中,“浮翳”指的是那些遮挡视线、影响心境的世俗杂念,而“连峦一色净”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纯净和清明。最后,“爽垲入襟裾,光明生咳唾。诗翁于此时,枯肠正无奈。愧乏云锦章,翻然乃高卧。斯辰怅有怀,无语坐偷堕”写出了诗人面对内心的矛盾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占有的哀伤与无奈。“今夕冰轮升,不吟则不可。预解素娥嘲,免谓翁负我”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里,面对即将升起的明月,内心的激动和迫切想要表达之情。这里的“冰轮”指的是即将升起的月亮,而“素娥嘲”则是指嫦娥的笑容,象征着诗人希望得到理解和回应。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坐、等待明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常、对于内心世界的矛盾以及对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