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路
难
(
其
四
十
七
)
扶
筇
晓
上
最
高
峰
,
岚
海
平
铺
四
面
同
。
此
际
下
方
人
未
醒
,
茫
茫
都
在
白
云
中
。
写景
山水
写山
赞美
自然现象
春天
景中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登山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扶筇晓上最高峰”,以“扶筇”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清晨登山的情景,使用“最高峰”强调了所处位置的高峻,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雄伟的基调。接着,“岚海平铺四面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四周的山岚比作广阔的海洋,既表现了视野的开阔,又营造出一种浩渺无边的氛围。这里的“岚海”不仅指视觉上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在如此壮阔的自然面前,个人的思绪仿佛也被无限延伸。“此际下方人未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感,通过“此际”与“下方”的时间与空间对比,突出了诗人在高处的独特体验,同时也暗示了尘世的喧嚣与忙碌与此刻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最后,“茫茫都在白云中”,以“茫茫”形容四周的景象,既是对云海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身处云海中的广阔与自由感,也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钱澄之
507首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