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太平风景
竹马儿童
城市
山水
老吏
法律
民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延平诸县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联“画毂无歌行路难,连朝星露点征鞍”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车轮滚动却无人歌唱,夜晚星辰与露水点缀在行旅的鞍马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江城鱼火通沙县,山郭园林入永安”则转向对沿途风光的描绘,江边的城市灯火与远处的沙县相接,山间的小城与园林映入眼帘,进入永安,展现出一幅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颈联“老吏漫持秦法律,诸生还睹汉衣冠”转而关注社会层面,通过对比秦律的严苛与汉代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秩序与文化延续的重要性。尾联“太平风景无多处,竹马儿童仔细看”收束全诗,强调了和平时期的美好风景虽不多见,但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珍惜,尤其是那些象征着纯真与希望的竹马儿童,他们是未来和平与繁荣的希望所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社会风貌,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关照。

钱澄之

507首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