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来
说
岭
南
事
,
怅
然
述
怀
半
年
庾
信
梦
,
消
息
竟
全
虚
!
百
粤
应
难
去
,
双
峰
从
此
居
。
也
闻
称
正
朔
,
何
计
觅
乘
舆
!
羡
尔
云
中
翼
,
因
风
寄
帛
书
。
怀古
抒情
写景
思乡
传赞
赞美
地点
岭南
情感
怅然
写山
双峰
译文
译文:半年以来如同庾信在梦中思念故土,但得到的消息都是虚假的。
译文:百粤之地应该难以离开,我将在这双峰之地长久居住。
译文:虽然我也听说过改朝换代的说法,但怎样才能找到君王所在之处呢?
译文:羡慕你如云中展翅的飞翼,可以借助风势传递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名为《人来说岭南事,怅然述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岭南地区的感慨与怀念之情。首句“半年庾信梦,消息竟全虚!”以庾信的典故起笔,庾信曾被南朝梁武帝派往北周,后长期滞留北方,思念故乡之情深沉。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岭南地区的思念,以及对消息不实的无奈与失望。接着,“百粤应难去,双峰从此居。”描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双峰象征着岭南的自然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岭南山水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憧憬。“也闻称正朔,何计觅乘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岭南地区文化认同的思考,正朔指的是正统的历法,乘舆则是帝王出行的车驾,这里暗含了对岭南文化独立性与归属感的探讨。最后,“羡尔云中翼,因风寄帛书。”以“云中翼”比喻岭南地区,表达了诗人对其的羡慕之情;“因风寄帛书”则寓意通过某种方式传达对岭南的思念与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岭南的深情厚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文化认同的探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钱澄之
507首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