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访
写景
写山
咏物
情感
怀古
写秋
写酒
写蒲花
抒情
山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怀。"屋头藓树蜕鸣蛩,池上沟泉凿石通。" 这两句从居所和周围环境着笔,藓树即苔藓覆盖的树木,蜕鸣蛩指蝉在枝头鸣叫,池水通过人工开凿的石洞流淌,展示了山中清幽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香老蒲花春洞影,凉生槲叶午窗风。"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室内的生活情趣,蒲花芬芳,春日阳光透过山洞照进室内;而午后时分,槲叶在窗前摇曳,带来清凉。"泥瓶开酒留樵客,箬笠穿云访药翁。"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同时也保持着对外界的关联和善待。泥瓶中的酒是邀请山中樵夫共饮,箬笠即草编的斗笠,药翁则是指寻觅草药的老者,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便是在物质上的贫困,其精神世界却如同清澈的流水一般纯净,而且坚决不受世俗牵绊,是一份超然脱俗的自在。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