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写雪
情感
田园
寒日
节令
残腊
节气
冬季

译文

寒冷的太阳映照着清晨的溜冰声,庭院里快雪过后一晚上的晴朗。
墙西的老树挺立着,显得格外瘦骨嶙峋,窗里的人眼力特别明亮。
想象渔夫的斗笠多么美好,令人惊讶的是诗歌的思绪无比清新。
江南腊月将尽,等待着春水的出现,到时候将能看到门前的春水潺潺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清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清新。首句“寒日晶晶晓溜声”,通过“寒日”、“晶晶”、“晓溜声”三个意象,营造出早晨初阳照耀下的寒冷而明亮的氛围,晨露在阳光下闪烁,透露出一种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中庭快雪一宵晴”,描述了昨夜降雪,今晨雪停的情景。中庭铺满了洁白的雪花,一夜的宁静之后,世界仿佛被一层纯净的白纱覆盖,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美。“墙西老树太骨立,窗里幽人殊眼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环境的静寂与人物内心的明亮。老树在雪的覆盖下显得更加苍劲,而室内的人却因窗外的景色而心神愉悦,眼中闪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叹。“想见渔蓑无限好,怪来诗思不胜清”,诗人想象着渔夫穿着蓑衣,在这样的雪景中垂钓,那画面定是极美的。这种想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他的思绪如同清澈的溪流一般,难以自抑。最后,“江南残腊相将尽,会看门前春水生”,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江南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门前的溪水将会重新流淌,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清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悟。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泊临清遇雪
明·谢迁
千林断飞鸟,万里寒云同。朔风吹霰雪,倏忽瀰长空。入夜犹未已,浙沥呜船蓬。侵晓起推牖,两岸如堆琼。秋来久不雨,煖气乖深冬。来牟阂生意,渴望怜村农。素心重忧国,所愿年时丰。如.....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新念别/夜游宫
宋·贺铸
湖上兰舟暮发。扬州梦断灯明灭。想见琼花开似雪。帽檐香,玉纤纤,曾为折。渔管吹还咽。问何意、煎人愁绝。江北江南新念别。掩芳尊,与谁同,今夜月。
春雪次韵(其一)
宋·李正民
寒风初淅沥,密雪遽霏微。冷敌鹅黄酒,轻沾驼褐衣。未教新柳展,且伴落梅飞。惟有翟廷尉,门前鸟雀稀。
耕图二十一首(其五)碌碡
宋·楼璹
力田巧机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渐暄牛已喘,长怀丙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