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咏物
抒情
地点
赞美
情感
写景
历史节气

译文

岭南地区经历了无数变迁,无法计算其年数,但珠江的风景依旧如故。
孤臣的忠诚和节气,我们能够理解多少呢?一代又一代的文章,谁敢先来评价?
当年抗旨直言的勇气似乎仍在,梅花诗句至今仍在流传。
我这个后来的学者,想象着在您(指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的海国前,以谦卑的态度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三俊对李忠简公祠的拜谒之作,通过对李忠简公事迹的追忆与赞美,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首联“岭表沧桑不计年,珠江风景故依然”,描绘了岭南地区历经变迁,但珠江两岸的自然风光依旧如旧,隐喻李忠简公虽已逝去多年,但其精神与功绩如同这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颔联“孤忠节气知能几,一代文章孰敢先”,赞扬李忠简公的忠诚与气节,以及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暗示其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无人能出其右,凸显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颈联“御榻抗言如尚在,梅花诗句至今传”,通过想象李忠简公在御榻上直言不讳的情景,以及其梅花般的诗句至今仍被人传颂,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与奉献,以及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尾联“惭余后学抠衣日,想像高标海国前”表达了诗人作为后来者的谦逊与自省,同时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崇高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李忠简公的崇敬与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