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黄
健
生
泛
舟
采
菊
图
扁
舟
一
棹
清
江
曲
,
不
采
芙
蓉
偏
采
菊
。
荻
花
萧
瑟
晚
凉
天
,
花
光
入
水
天
影
绿
。
陵
谷
由
来
易
变
迁
,
水
陆
草
木
徒
较
量
。
知
君
此
图
有
深
意
,
桑
田
沧
海
谁
能
详
。
况
乃
花
中
称
隐
逸
,
合
与
幽
人
伴
晨
夕
。
折
得
寒
香
满
篮
归
,
容
与
中
流
心
自
适
。
君
不
见
渊
明
采
菊
坐
东
篱
,
正
值
白
衣
送
酒
时
。
治
乱
兴
亡
都
不
管
,
陶
然
一
醉
已
忘
机
。
写景
咏物
写花
怀古
抒情
哲理
秋天
赞颂
山水
田园
送别
译文
译文:一叶轻舟在清澈的江湾中荡漾,人们不采芙蓉花却偏采起了菊花。
译文:在晚秋凉爽的天气里,荻花在风中摇曳发出萧瑟之声,花影倒映在水中,天空的绿色映照其中。
译文:山陵和谷地自古以来就容易发生变化,水中的和陆地上的植物在这其中相互较量。
译文:我明白你这幅画作深藏的含义,但谁又能详细了解这如同桑田沧海般的变化呢?
译文:菊花被誉为花中的隐士,它应该与那些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人相伴度过晨昏。
译文:采摘满篮的寒香菊花回家,悠然自得地置身于江河之中,心中自然感到舒适。
译文:你没见过陶渊明采菊坐在东边篱笆下,正好有穿白衣的人送酒来的情景吗?
译文:无论世间的治乱兴亡,他都置之度外,只求得一杯酒醉,忘却一切烦恼与机巧。
赏析
这首诗《题黄健生泛舟采菊图》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泛舟采菊图景。诗中以扁舟泛游于清江之曲为背景,主人公不采摘荷花而独爱菊花,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其对菊花高洁品质的欣赏和追求。在萧瑟的荻花晚凉天色下,花光映入水中,天影碧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借物喻人,指出世事无常,山陵谷地易变,水陆草木虽各有争斗,但都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他以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世间的变迁与个人的得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诗人进一步点明,画中的深意在于赞美菊花作为隐逸之花的品质,与隐士相伴,不问世事,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超脱世俗的境界。陶渊明在酒友来访时,悠然自得地饮酒赏菊,不问政治兴衰,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泛舟采菊图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郑国藩
138首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