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怀
写景
怀古
抒情
四季
夏天
山水
动物
读书
场景

译文

燕子生病,黄莺娇嫩。烟雾笼罩着废弃的小路,水面漫过了危险的木桥。
听不到金谷园的宴会声,也已没有了玉人吹奏的箫声。垂杨树为何还要摇摆着它纤细的枝条?
曾经的舞衣上还残留着暗淡的香气。那些繁华的影子,试着去寻找断壁残垣中的夕阳。
风儿悄然,云儿缥缈。我来到这里拜访旧友,闲聊着内心的感受。
在冷清的地方寻找欢乐,在梦中寻找领悟,生机在一庭幽草中显现。
不知道何时能再次欣赏到东山上的弦管之音,蔓藤花开放,诗的天地也将老去。
红栏干旁,让书生我醉眼朦胧地倚靠一天的时间。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换巢鸾凤》由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又略带凄美的景象。开篇“燕病莺娇”,以燕子的疲弱和黄莺的娇弱,暗示了季节变迁和人事沧桑。接下来,“烟横废径,水漫危桥”描绘了废弃的小路被烟雾笼罩,危桥被积水淹没,营造出一种衰败与寂寥的气氛。“不闻金谷宴,已断玉人箫”暗指昔日的奢华欢乐不再,只剩下了冷清。词人借“垂杨何苦弄纤腰”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旧时舞衣馀香暗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旧情绪。“繁华影,试问取、断垣残照”以断壁残垣和落日余晖,勾勒出一幅破败而苍凉的画面,寓言世事无常。接下来,词人通过“风悄。云缥缈”转入对故人的思念,希望能与友人共诉心事,寻求一丝慰藉。“冷处追欢,梦中寻悟”表达了词人在现实中难以寻觅欢乐,只能在梦境中寻求理解和领悟。结尾“弦管东山几何时,蔓藤花发诗天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自己只能在红栏杆边,醉生梦死,度过日夜。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人生哲理。

黄燮清

236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