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西
写景抒情
咏物怀古
秋景
爱情思乡
情感表达
怀旧

译文

笼在翠竹上的烟雾弥漫,青苔上露水闪烁着微光,吹奏着箫的院落显得空旷明亮。
看着破碎的萤火虫躲避着扇面,瘦弱的蝴蝶寻找着灯光。
嫦娥如果细听,她一定会知道,因为这里曾经见证了香氛的誓言和金钗的盟约。
团圆的影子,如同鸥鸟与水波的眷属,认为这是前生的约定。
玉河渐渐流转,西风却把它们吹散,双星的相会也变得困难。
担心那轻薄的五铢衣无法抵御寒冷,手指触碰到的瑶笙也透出阵阵冷意。
对梧桐的懊恼在于其多事,即使它的叶子千万片,每一片都是秋天的声音。
黄昏时分,我思量着过去的欢乐,却只能忍受这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题沈西雍观察涛吴兴郡斋坐月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翠竹笼烟,苍苔萤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竹林笼罩在轻烟之中,青苔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吹箫院落空明”则暗示了月光下的箫声空灵悠扬,使得整个院落显得更加清冷空旷。“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通过描绘萤火虫和蝴蝶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神秘与浪漫。诗人借“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忆,仿佛月光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誓言和承诺。“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描绘了月色下团圆的身影,以及似鸥波般的和谐关系,暗示着他们之间似曾相识的情感纽带,可能源于前世的缘分。下半部分,“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借月宫神话,寓言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连带双星也被风吹散,寓意着离别和变迁。接着,“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担忧,担心她的衣裳单薄,手指因寒冷而无法弹奏出昔日的乐章。最后,“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以梧桐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离别的哀愁,而“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旧日欢乐的深深怀念,以及在漫漫长夜里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离别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黄燮清

236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次李参政省中独坐韵
明·张以宁
画省昼岑寂,坐来风叶鸣。雨晴鳷鹊观,秋满凤凰城。许国丹心在,怀乡白发生。所惭无寸补,载笔直承明。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与天宁寺僧宗可
清·魏周琬
客候秋鸿至,信如江上潮。笑为蜗角道,来过虎溪桥。凉月洗孤院,妙香闻旅宵。因君借神骏,一看起超辽。
夜饮药寮次景思韵
宋·洪适
主人知我乐郊居,药圃嘉招走尺书。笑语池边欣促席,醉归林下却肩舆。正闻雁过猿啼后,更是风清月白初。见说长安消息近,却须高兴谢鲈鱼。
梦扬州·客广陵用少游韵
明末清初·尤侗
晚潮收。叹隋宫、花月都休。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市门十里黄埃满,但往来、车马星稠。红桥畔,青楼底,谁人勾当春愁。追想樊川狎游。报书记平安,廿四桥头。笑我多情,鬓丝禅榻空.....
杨青驿
明·庄昶
杨柳青题旧驿亭,人来杨柳半凋零。可知自有吾心柳,万古无穷一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