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幕
遮
客
衣
单
,
人
影
悄
。
越
是
天
涯
,
越
是
秋
来
早
。
雨
雨
风
风
增
懊
恼
。
越
是
黄
昏
,
越
是
虫
声
闹
。
别
情
浓
,
归
梦
渺
。
越
是
思
家
,
越
是
乡
书
少
。
一
幅
疏
帘
寒
料
峭
。
越
是
销
魂
,
越
是
灯
残
了
。
思乡情感
秋景
怀人思家
写景抒情
写心绪
译文
旅客的衣服单薄,人影悄然。越是远离家乡,越是秋天的季节到来得早。
风吹雨打更增懊恼之情。越到黄昏时刻,虫声就越显得热闹。
别离之情非常浓烈,归乡之梦却很遥远。越是思家,收到的家书就越少。
一幅稀疏的帘子透出寒意。越是让人心神迷离,灯油将尽,灯光也渐渐暗淡了。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苏幕遮》由黄燮清所写,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的孤寂画面。开篇"客衣单,人影悄",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游子在外的落寞与冷清。接着,"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表达了离家之远和季节更迭带来的愁绪,暗示了旅途中的凄凉。"雨雨风风增懊恼",风雨交加的环境更添诗人内心的烦忧,而"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以虫鸣反衬出寂静中愈发强烈的孤独感。下片转入对家乡的思念,"别情浓,归梦渺",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难以实现的归乡之梦。"越是思家,越是乡书少",揭示了游子与家人音信难通的无奈,"一幅疏帘寒料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以及词人内心的凄凉。最后,"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以夜色渐深、灯火阑珊的画面收尾,象征着词人无尽的离愁和期盼。整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反复的强调,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黄燮清
236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宋·程垓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