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情感
抒情
海棠
月夜
伤春
田园

译文

第一句“一春夜客傍江村,日日伤春只断魂。”可以翻译为:“整个春天,作为一位夜间的客人,我住在江边的村落里,每天都感到悲伤春天,心情沉重。”
第二句“又见海棠飞燕子,不堪芳草怨王孙。”可以解释为:“再次看到海棠花下燕子飞舞,无法忍受芳草中的哀怨情绪,这让我对王孙公子心生怨念。”
第三句“清閒幕府无公案,落魄形骸付酒樽。”翻译成白话文是:“清闲的幕府里没有公务要处理,我落魄的形象和身体都交付给了酒杯。”
第四句“依旧虎丘山上月,多情照我白纷纷。”可以理解为:“依旧是那虎丘山上的月亮,它多么多情地照在我身上,让我显得苍白而纷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洪在春夜独处江边村庄时的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的交融。首句“一春夜客傍江村”,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春夜的寂静与诗人孤独的客居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日日伤春只断魂”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哀愁与悲痛,情绪深沉,令人感同身受。“又见海棠飞燕子,不堪芳草怨王孙”两句,运用了海棠、燕子、芳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更通过“怨王孙”的典故,暗喻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叹。“清閒幕府无公案,落魄形骸付酒樽”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在官场或社会中无所作为,只能借酒浇愁,反映了其内心的失落与逃避。这里的“落魄形骸”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化状态,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最后,“依旧虎丘山上月,多情照我白纷纷”以虎丘山上的明月为背景,象征着永恒与不变,与前文的伤感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白纷纷”一词,既指月光下的雪景,也暗含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闻笛
唐·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