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怀
线
秋日写景
抒情
怀古
感慨时事
离别
思念
怀旧

译文

西风吹拂着我的头发,突然间惊觉季节已经变换。
篱笆上渐渐有萤火虫飞舞,旧时的堡垒似乎要告别燕子。
也有蛟雷般的声音响起,在半夜里拿着纨扇的人还在活动。
缅怀那个同心共处的人,怅然地看着他已不见踪影。
我走到庭前花前,看到银河白得像一条绸带。
更何况今天是重七日,儿女们正在尝试针线活。
谁知道牛郎和织女,在这个晚上举行了真正的欢乐宴会。
人生的离合情感,就像漂浮的浮萍和蓬草,瞬间发生转变。
富贵如空中的浮云,豪奢却如同落花一般短暂。
怎么能不举杯痛饮,与岁月抗争呢?
黄金虽然珍贵但不能铸成自己的身躯,白石虽然美丽但不能雕刻出自己的面容。
辜负了这样的时节,回首望去,岁月已经将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西风吹鬓毛,忽忽惊节变”以西风起、鬓发动,暗示季节更迭,引发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接下来,“疏篱渐飞萤,故垒欲辞燕”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致——萤火虫在稀疏的篱笆间飞舞,燕子即将离开旧巢,这些意象都增添了季节变换的氛围。“亦有蛟雷鸣,中夜捉纨扇”则通过夜间雷声和手持纨扇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夜晚场景。诗人借这一情境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同心人,怅望不可见”,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遗憾。“起对庭前花,银河白如练”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面对庭前盛开的花朵,仰望如同白练般的银河,这一画面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况逢重七日,儿女试针线”提到的是农历七月初七,即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诗人在此背景下,联想到家中的儿女正在准备针线活,进一步深化了对家庭温馨场景的描绘。“宁知牛与女,此夕真欢宴”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祝愿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团圆愿望。“百年离合情,忽如萍蓬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的感慨,比喻人生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充满了不确定性。“富贵浮空云,豪奢落花片”则是对世态炎凉、繁华易逝的反思,指出财富和奢华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都将消散。最后,“安能不衔杯,苦与岁月战”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抗争,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快乐和意义。“黄金不铸身,白石不镂面”强调了保持本真、不被外物所束缚的重要性。“负此令时节,回首岁将晏”则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岁月不待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友情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越女词五首(其四)
唐·李白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