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

边塞
战争
悼亡
抒情
赞颂
怀古

译文

淮海一带接到了战乱的烟尘,军队却如同坚不可摧的铁壁一样守护着。
卧榻之上仿佛有天神护卫,十年之间都靠着士兵们的力量护住了福祉。
重新来临时人们未曾老去,但是依然有些忧愁的事仿佛从前。
坚守在孤城中面临危局,奋勇苦战直到痛苦得像天柱一般折断。
仿佛梦游在三座山的顶端,人与社会秩序都像海中浮出。
突破包围的决心南征,我渴望重建更伟大的功绩。
然而上天并不明鉴我的忠诚,我似乎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中。
就像先轸的面容依然生动,苌弘的血化作了碧玉。
我的忠诚又有谁知道呢?我依然保持着我的忠诚不会改变。
一位将军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他宁愿被敌人骂死也要坚守忠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忠诚。开篇"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通过对淮河与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边塞之险峻和战争之激烈。"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则透露出将军守护疆土多年的不屈意志和所获得的福佑。诗中接着写道"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表达了将军对往日战绩的回忆与对当前局势的忧虑。"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折"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接下来"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通过梦境和超脱现实的情形,表达了将军内心的不平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则展现了将军冲破困境、再次出征的决心。诗的后半段"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表达了对上天不明忠良之悲哀。"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则是对将军忠诚与牺牲的高度赞美。最后"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和"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强烈地表达了将军即使身死也不会改变其忠诚之心,以及在临死前仍旧对敌人满怀仇恨的决绝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忠诚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将军不屈不挠、至死方休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良之士命运的深切同情。

刘埙

53首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