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
冬
柳
婆
娑
老
柳
,
眼
底
长
亭
路
。
不
见
玉
骢
归
,
见
西
风
、
乱
鸦
无
数
。
关
山
万
里
,
一
片
冻
云
横
,
憔
悴
损
,
旧
时
腰
,
漫
忆
临
风
舞
。
长
条
踠
地
,
岁
岁
花
朝
雨
。
重
过
画
桥
阴
,
感
凋
年
、
有
如
此
树
。
黄
金
散
尽
,
斜
照
上
荒
台
,
春
信
远
,
野
波
寒
,
隐
隐
哀
笳
暮
。
咏物
柳树
写景
冬景
怀古
写风
节令
冬至
译文
老柳在风中摇曳,长长的亭子路延伸到眼底。
玉骢(一种良马)没有回来,只见西风吹过,无数乱鸦在空中乱飞。
关山迢迢万里,一片冻云横亘在天际,人变得憔悴,旧时的腰肢已损,只能回忆起当年临风而舞的情景。
老柳的枝条贴在地上,每年花朝节时都会下雨。
再次经过那画桥的阴影下,感叹岁月流逝,这棵树便是如此。
黄金散尽,夕阳的余晖洒在荒芜的台子上,春天的信息远去,野外的水波泛着寒意,隐隐传来的哀笳声在傍晚时分更加明显。
赏析
这首《蓦山溪·冬柳》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冬日里柳树的萧瑟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词的开篇“婆娑老柳,眼底长亭路”,以“婆娑”形容老柳的姿态,既显其苍老,又带几分柔美,仿佛在长亭的路上摇曳生姿。接着“不见玉骢归,见西风、乱鸦无数”,将视线从柳树转向周围的环境,西风中乱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或等待的主题。“关山万里,一片冻云横,憔悴损,旧时腰,漫忆临风舞。”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冬日里柳树在万里关山、冻云笼罩下的孤寂与衰败,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长条踠地,岁岁花朝雨。重过画桥阴,感凋年、有如此树。”进一步描写柳树在春雨中的凋零景象,与过往的繁茂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画桥阴处的柳树,不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引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黄金散尽,斜照上荒台,春信远,野波寒,隐隐哀笳暮。”这一段通过“黄金散尽”这一比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斜阳映照在荒台上,更添一份凄凉。远处的春信(春天的信息)似乎遥不可及,而野波的寒冷与傍晚的哀笳声,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综上所述,《蓦山溪·冬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柳树的凄美与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苑里八景诗
清·蔡见先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
元·凌云翰
湘湖卜宅似江郊,梅柳同栽已放稍。春雨漏时愁在屋,秋风怒处忆飞茅。莼丝流滑羹长用,荷叶分香饭屡包。买得扁舟梭样大,呼童系在石塘坳。
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二)
宋·陆游
一枝香草出幽丛,双蝶飞飞戏晚风。莫恨村居相识晚,知名元向楚辞中。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春夜对月
清·朱令昭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清·许传霈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