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写茶
写笋
抒发情感
记梦

译文

衣袖仅三五寸宽,生来就依赖山岩洞穴。
寒冷时怕它凝结成红色铅,温暖时又担心它融化紫色汞。
它圆润如玉轴发光,脆弱得像冰冻的琼花。
每次遇见它都感到稀有,如同南山挂满了我幽深的梦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中杂咏》之一,专门描写茶笋。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茶笋形态和质感的精细刻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观察视角和深厚的生活体验。“袖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这两句描绘了茶笋生长于幽暗的山岩之中,其形态如同袖子般大小约在三到五寸之间。这里通过对茶笋外形的细腻刻画,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小事物观察的细致和兴趣。“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这些句子通过对比手法,将茶笋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所呈现的质感进行了生动描绘。在寒冷中,它如同红色金属般坚硬;而在温暖之中,则似乎变得柔软如同熔化的紫汞。这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展示了茶笋在自然变化中的独特韧性。“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这两句则是对茶笋质地与形态的进一步描绘。诗人将其比作圆润发亮的玉轴和脆弱易碎的琼瑶冰冻,通过这种精美的比喻,不仅突出了茶笋的外观特征,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物细腻感受与欣赏的情怀。“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茶笋生长环境的一种情感寄托。诗人表达了自己每当偶遇这般景象,就会在心中留下一份淡远的诗意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这份情感就如同悬挂于南山之巅,成为他那幽深难以触及的情感梦境。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观察与生动的比喻,将茶笋这一平凡事物提升至一种艺术品位,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揭示了自然美在诗人心中的珍贵位置。

皮日休

427首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您喜欢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唐·皮日休
园锁开声骇鹿群,满林鲜箨水犀文。森森竞泫林梢雨,??争穿石上云。并出亦如鹅管合,各生还似犬牙分。折烟束露如相遗,何胤明朝不茹荤。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一落索·咏风鸢
清·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蝶恋花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谁分雏莺知事早。学语依稀,学舞夸轻妙。新著金衣刚称小。旧家梦里都寻到。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费尊悭,渐渐伤怀抱。小令银灯应自好。词人莫漫翻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