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院
即
景
六
咏
紫
燕
珊
珊
落
故
轩
,
讲
堂
听
罢
自
翩
翻
。
双
飞
未
忍
留
仙
去
,
栖
僻
还
宜
处
士
门
。
秋
客
重
来
殷
款
款
,
主
人
惜
未
解
言
言
。
一
生
巧
计
输
黄
雀
,
饮
啄
官
仓
长
子
孙
。
写景
动物
秋景
抒情
怀古
读书记景
生活哲理
鸟
译文
紫燕轻轻地在旧时的亭台盘旋飞舞,听完了讲堂的讲解后,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
它们双双飞翔,不忍心就此离去,隐匿偏僻处依然适合隐士的家门。
秋天的客人再次来到这里,情意殷切,主人虽然未能理解他们的话语,但心中充满感慨。
生命中的巧计往往输给了黄雀,它们在官家的粮仓中悠然自得地生活,甚至在那边哺育后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所书院内所见的一幕,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自然景象的融合。首句“紫燕珊珊落故轩”,以紫燕轻盈地落在旧书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场景。接着,“讲堂听罢自翩翻”则通过描述听罢讲堂授课后,紫燕自由自在地飞翔,表现了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紫燕比作仙人和隐士,表达了对它们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书院作为知识与智慧的避风港,是适合隐逸之士栖息的地方。接下来,“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言言”描绘了秋天的访客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访客的殷勤与主人的不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书院文化的传承。最后,“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以黄雀的机智与生存策略,反衬出紫燕的单纯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喻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本真与追求自然生活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