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囊
山
寺
追
和
柯
竹
岩
先
生
韵
四
首
(
其
一
)
一
径
斜
通
寺
,
苍
松
带
碧
溪
。
楼
台
晴
日
丽
,
云
海
暮
山
低
。
亭
拥
苍
霞
暝
,
窗
横
翠
霭
齐
。
老
僧
谁
得
似
,
长
伴
白
云
栖
。
山水写景
赞美寺庙
山水
名胜写景
怀念云山
译文
寺院里一条小路蜿蜒向前,两边有苍翠的松树和清澈的溪流相伴。
在晴朗的日子里,楼台在阳光下显得分外美丽,而在夜晚,山下的云海和低垂的山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亭子周围环绕着深色的云彩,显得非常幽静;窗户外边的翠绿色云雾弥漫在一起,整齐一片。
这里的老僧真是特别啊,就像那白云一样,长年累月地陪伴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囊山寺游览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一径斜通寺,苍松带碧溪”以一条蜿蜒的小径引入寺庙,两旁苍松环绕,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楼台晴日丽,云海暮山低”两句,通过对比晴朗日光下的楼台与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景,展现了时间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之美。“亭拥苍霞暝,窗横翠霭齐”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时分,亭台被苍茫的晚霞包围,窗户前则是翠绿的云雾,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最后,“老僧谁得似,长伴白云栖”表达了对寺中老僧的敬仰之情,他们仿佛与白云为伴,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囊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枕流亭
元·耶律铸
振濯尘缨奠枕流,桃花源上玉溪头。春风来领长欢伯,和气追陪独醉侯。童子只知除害马,庖丁原不见全牛。痴仙事业依然在,甚识人閒有棘猴。
赣州夜泊次香杜韵
清·韩崶
到此双流合,遥看百雉开。人家寒食节,风雨郁孤台。山色周遭在,涛声日夜催。系舟吟望处,迟尔谪仙才。
舟中得家弟书
明·谢与思
珠江万里双鱼赤,飞坠云中字一尺。世途莽荡三荆劈,开亟此际肠应直。肠应直,可奈何。中流鼓枻扬素波,层峦突兀垂青萝。一饮一石宁足多,烂醉却把山灵呵。我独胡为长坎轲,弟也意气今.....
长安送友人东归
唐·李频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西湖十咏(其五)两岸插云
明·苏葵
屼然双剑耸,秀色入湖赊。不用高如许,浮云漫欲遮。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其三)三洞
元·黄溍
仙山高不极,万古积苍翠。清兴薄暮移,遗迹洞天秘。岩阿春寂寥,群仙勿予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