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室
小
隐
得
草
字
金
谷
繁
华
世
称
好
,
西
风
一
夜
凋
零
早
。
上
蔡
威
权
逼
穹
昊
,
东
门
黄
犬
嗟
难
保
。
卓
哉
罗
君
契
兹
道
,
名
利
场
中
迹
如
扫
。
石
室
巢
云
事
幽
讨
,
一
榻
清
风
小
蓬
岛
。
有
时
豪
吟
豁
襟
抱
,
山
中
万
物
经
品
藻
。
有
时
花
前
独
倾
倒
,
陶
然
一
任
韶
光
老
。
我
昔
躬
耕
南
亩
稻
,
心
与
乾
坤
同
浩
浩
。
年
来
苦
被
微
名
恼
,
玄
发
无
情
欲
成
缟
。
野
马
何
年
脱
尘
皂
,
同
向
云
中
拾
瑶
草
。
写景抒情
秋景写景
人生哲理
友情抒情
述怀纪事
译文
金谷园中曾经的繁华如今被人们称赞,但西风一夜之间就使它凋零了。
上蔡的威权逼近苍天,就像东门黄犬一样难以保全自身。
卓尔不凡的罗君领悟了人生之道,在名利场中行走,却能像扫除尘埃一样超脱。
他在石室中寻找云雾中的幽静之处,一榻清风,仿佛身处小蓬莱岛之上。
有时他豪情满怀,抒发胸怀,对山中的万物进行品评鉴赏。
有时他独自在花前倾倒,任凭韶光老去,陶然自得。
我过去曾经耕种南亩的稻田,内心与天地宇宙的浩瀚同在。
近年来却被微小的名声所困扰,黑发无情地变成白发,即将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野马何时才能脱离尘世的束缚,一起到云中去寻找拾取瑶草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石室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充满了对自然、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首句“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以金谷的繁华与西风一夜的凋零形成对比,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接着“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权力的虚幻与不可持久。“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赞扬了罗君能够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名利所累,其行为如同在名利场中留下一片空白。接下来“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描述了隐士在石室中与云相伴的生活,以及在清风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表现了隐士在山中放声高歌,抒发胸臆,对山中万物进行品评,展现了他内心的丰富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则描绘了他在花前独自沉醉,享受时光流逝的悠闲与自在。最后,“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回忆了诗人过去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宇宙广阔胸怀的向往。“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感叹自己近年来被微小的名声所困扰,白发无情地增长,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尘世的束缚,与云中仙人一同寻找珍贵的瑶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猜您喜欢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石菖蒲
宋·许棐
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辈,怕著人间半点尘。
赠罗浮道士
唐·吕岩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中隐
唐·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諠。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
对酒曲二首(其二)
唐·贾至
春来酒味浓,举酒对春丛。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放歌乘美景,醉舞向东风。寄语尊前客,生涯任转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