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昭
武
刘
太
守
高
挥
使
诸
公
游
万
峰
庵
乱
山
如
聚
米
,
独
拥
一
峰
高
。
幽
胜
元
无
匹
,
登
临
岂
惮
劳
。
千
林
澄
霁
色
,
万
里
见
秋
毫
。
溪
涨
萦
寒
碧
,
松
声
殷
怒
涛
。
人
烟
连
郡
郭
,
禾
黍
带
林
皋
。
清
世
欣
无
警
,
丰
年
庆
屡
遭
。
群
公
多
暇
豫
,
尊
酒
一
游
遨
。
诗
思
惭
予
拙
,
兹
来
亦
觉
豪
。
写景
山水
秋景
抒情
赞美
地点
万峰庵
群公游赏
友情
秋收
丰年
写山
译文
群山错乱如聚米,唯独一座山峰高耸入云。
这里幽深的美景无与伦比,攀登的劳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树林间一片晴朗的景色,万里之内尽收眼底。
溪水上涨,碧绿中透出寒意,松树的声音像愤怒的波涛。
这里的人家与城市相连,田地与树林相接。
清平世界令人心安,丰收之年常遇。
众多官员都有闲暇快乐,举杯畅饮,四处游赏。
我的诗思虽然笨拙,但来到这里也觉得豪情万丈。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联“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以“乱山”与“一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峰的孤傲与独特。接着,“幽胜元无匹,登临岂惮劳”表达了诗人对这独特美景的赞叹和不畏艰辛的登山精神。颔联“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秋日林间的清澈景色,仿佛能见到万里之外的细微之处,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细腻。颈联“溪涨萦寒碧,松声殷怒涛”则通过溪流与松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寒碧的溪水与怒涛般的松声相映成趣。尾联“人烟连郡郭,禾黍带林皋”描绘了周边的人间烟火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最后,“清世欣无警,丰年庆屡遭”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盛世与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群公多暇豫,尊酒一游遨”则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在闲暇时光中享受自然的乐趣。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生活富足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士悠闲生活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