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义
八
景
诗
春
草
曾
经
碧
色
誇
,
翻
生
草
绿
衬
云
霞
。
迎
春
南
浦
心
偏
旷
,
载
酒
东
园
兴
不
赊
。
远
射
高
山
开
胜
景
,
斜
临
流
水
似
仙
家
。
平
原
览
眺
风
和
畅
,
恰
好
归
来
听
暮
鸦
。
写景
春天
山水
田园
赞美
名胜
城市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草木繁盛、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闲适心情。首句“春草曾经碧色誇”以“碧色誇”三字,生动地展现了春草的翠绿与生机,仿佛在夸耀着自己的美丽。接下来,“翻生草绿衬云霞”,将春草的绿意与天空的云霞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迎春南浦心偏旷”一句,通过“南浦”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迎接春天的喜悦之情。“心偏旷”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内心的开阔与自由。紧接着,“载酒东园兴不赊”描绘了诗人携酒游园的情景,酒香与花香交织,增添了诗情画意。“远射高山开胜景,斜临流水似仙家”两句,分别从高处与低处的角度描绘了壮丽的山景与清澈的流水,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平原览眺风和畅,恰好归来听暮鸦”则以平缓的节奏收尾,描绘了诗人站在平原上,感受着和煦的微风,听着归巢的乌鸦声,结束了一天的游历,充满了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夔州歌十绝句(其四)
唐·杜甫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