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咏物
抒情
哲理
情感
山水

译文

清晨的微风穿过空荡的屋檐,有人在长榻上弹奏着瑶琴。
琴声在暗中向青蘋叶传递,悄然生出绿色的旋律。
几声琴音随着风消散而去,余音袅袅绕进深邃的堂中。
这琴声的演奏者仿佛是大王般的存在,弦上流淌的是少女的低吟。
琴声如筝般飘荡在阁楼上,又似瑟声在江边激荡。
如果伯牙与钟子期能相遇,他们一定能明白这天地间最深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晨风中,琴声悠扬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微风与琴声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艺术氛围。首句“虚檐来晓吹”,描绘了清晨时分,微风吹过空旷的屋檐,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接着,“横榻有瑶琴”一句,点明了琴的存在,暗示琴声即将响起。随后,“暗报青蘋叶,潜生绿绮音”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琴声比作轻拂青蘋叶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数声随籁去,馀响入堂深”描绘了琴声随风飘散,余音绕梁,深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接下来,“徽假大王按,弦因少女吟”两句,通过比喻,将琴师比作大王,少女,形象地表现了演奏者的技艺高超和琴声的美妙。“如筝飘阁上,似瑟鼓江浔”则进一步扩展了琴声的意象,将琴声比作筝声飘荡在阁楼之上,瑟声激荡在江边,展现了琴声的广阔与深远。最后,“若与钟期会,还知天地心”表达了如果能与知音相遇,就能深刻理解天地间万物的和谐与统一,体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心灵相通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中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