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怀古
咏物
菊花
抒情
节序感怀

译文

已经到了秋天,江关的景色也充满了秋意,这让人凭着高处眺望,心中的感受愈发不能删除(指内心的情感越发强烈)。
在世道纷乱的时候,作为一个过客的艰辛更加明显;在山间空旷处,更觉得与人群背离的闲适。
在秦淮河畔的万户居民中,晴日下的炊烟袅袅升起,我高坐在孤亭中,看着落日余晖。
世事的发展使我的头发都变白了,连菊花也应该在嘲笑我这衰老的容颜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高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已知秋色满江关”点明时节与地点,秋色充盈江边,渲染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此意凭高益莫删”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这种情感无法割舍,愈发浓厚。“世乱正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闲”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世道混乱,身在异乡的他倍感艰辛;而身处空旷山中,更觉孤独与清闲。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秦淮河畔,晴空之下,诗人独自坐在孤亭中,夕阳余晖洒落其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最后,“事事顿令华鬓改,菊花应亦笑衰颜”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到自己容颜渐老,但面对自然界的菊花,似乎也能找到一丝安慰与乐观,寓意着即使人生有变,自然之美依然不变,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