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
周
承
议
兼
简
通
判
签
判
二
首
(
其
一
)
政
事
相
传
旧
有
经
,
为
州
前
后
半
台
星
。
岁
教
诸
县
无
公
事
,
雨
使
佳
人
上
使
厅
。
太
守
未
甘
双
鬓
白
,
西
湖
惟
欠
远
山
青
。
经
过
况
有
风
骚
将
,
乞
取
篇
章
作
画
屏
。
山水写景
赞美
怀古
秋景
秋色
思乡
政治情怀
译文
第一句“政事相传旧有经,为州前后半台星。”的意思是:政务之事,一直都有经典传承下来,治理州县的事务前后如星辉一般。
第二句“岁教诸县无公事,雨使佳人上使厅。”的意思是:每年教导各个县里,并无过多公务,但有时也会因为雨水让美丽的使者前往官府的厅堂。
第三句“太守未甘双鬓白,西湖惟欠远山青。”的意思是:太守(或地方官员)还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双鬓斑白,西湖的景色中只欠远山的青翠之色。
第四句“经过况有风骚将,乞取篇章作画屏。”的意思是:在经过某些地方时,有风骚的诗人或文人出现,向他们请求文章以作画屏的装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吏与文人雅士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首句“政事相传旧有经”,点明了地方治理的传统与规矩,暗示着地方官吏遵循既定的行政法则。接着,“为州前后半台星”一句,以“台星”比喻官员,形象地表达了地方官吏在政务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岁教诸县无公事,雨使佳人上使厅”两句,通过“岁教”和“雨使”两个场景,展现了地方官吏在农事指导和雨水管理方面的职责,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与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这里“佳人”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也可能暗指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官府与民众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太守未甘双鬓白,西湖惟欠远山青”两句,表达了地方长官对于自己年华老去的不甘,以及对于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西湖”作为江南名胜,常被用来象征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最后,“经过况有风骚将,乞取篇章作画屏”两句,点出了文人墨客的存在,他们与地方官吏共同参与了地方的文化建设,通过诗歌创作来记录和美化这一场景,使得这一时刻成为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这里的“风骚将”借用了《诗经》中的“风骚”概念,泛指有才华的文人,强调了文化与艺术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吏与文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多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