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词
一
百
七
首
(
其
二
十
)
秋
来
处
处
捣
衣
声
,
小
院
梧
桐
月
正
明
。
促
织
絮
寒
霜
气
白
,
隔
墙
谁
弄
紫
鸾
笙
。
写景秋
秋声
秋天
月光
译文
秋天的到来,处处都可以听到妇女捣衣的声音,小院里,梧桐树下的月光正明亮。
蟋蟀在寒霜中发出絮絮的声音,白气弥漫,隔着墙,是谁在吹奏那美妙的紫鸾笙?
赏析
这首明代宁献王的《宫词一百七首(其二十)》描绘了秋季宫廷中的景象。首句“秋来处处捣衣声”,以捣衣声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暗示宫女们开始准备缝制冬季衣物,寄寓着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感慨。接着,“小院梧桐月正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皎洁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在小院的梧桐树上,增添了清冷的秋夜气氛。“促织絮寒霜气白”一句,通过写促织(蟋蟀)的鸣叫和霜气的降临,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寒冷,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宫中生活的寂寥之感。最后,“隔墙谁弄紫鸾笙”以疑问的方式,借远处传来的紫鸾笙(一种古代的管乐器)声,勾勒出宫墙内外的对比,可能是宫女们的娱乐,也可能是宫外世界的些许热闹,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一丝遐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宫中的场景,既有季节转换的自然景观,又蕴含了宫中生活的孤寂与神秘。
猜您喜欢
暝色
元末明初·王冕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秋宫词
明·胡应麟
梧桐飞叶下银床,肠断秋声玉漏长。三十六宫明月里,夜听弦管出朝阳。
对月(其三)
宋·白玉蟾
烟颦雨蹙到今朝,嫩火温香破寂寥。月下饮残千日酒,云间吹断一声箫。
秋怀五首(其三)
宋·孙嵩
何处秋声多,竹外声历历。凄切不禁寒,萧萧旧时碧。此中白发愁,饷与秋风客。
次韵沧洲雅集五首(其五)
明·黄衷
秋怀摇落似荒湖,诗将高坛正背孤。逸气健于驰坂骏,虚名轻甚弄波凫。邻翁有约看垂钓,昼漏无劳问挈壶。月俸沈郎挥却尽,买山多为白云图。
浣溪沙·前夕
明·叶小鸾
风透疏棂景色清。凄凄四壁怨蛩鸣。夜深微湿露无声。砌上落花和月落,帘前明月近花明。又看河汉半斜倾。
不睡
唐·齐己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忆江南(其四)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