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仲
儿
见
梦
诗
五
首
(
其
二
)
兄
弟
相
从
死
更
难
,
怡
怡
宁
夏
舞
衣
欢
。
名
山
兴
逐
生
涯
尽
,
长
夜
诗
来
梦
里
看
。
万
里
烟
云
觇
岁
月
,
一
年
人
物
改
衣
冠
。
庭
阶
定
有
关
心
事
,
惟
共
而
兄
默
护
兰
。
记梦
亲情
写景
抒情
怀古
悼亡
佳节
季节
译文
兄弟相守至死方休更加困难,然而怡然自得的心情像是在宁夏舞动的衣袖般欢快。
名山大川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个阶段,长夜里的诗句如梦似幻,仿佛在梦中就可以看见。
万里烟云变幻无常,观察它们似乎可以看到岁月的流转;一年中的人们,他们的衣着和容貌也在不断变化。
庭院的台阶上一定有许多心事,只有和我的兄长一起默默地守护着兰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淳先所作的《和仲儿见梦诗五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亡故兄弟深切的怀念与哀思。首句“兄弟相从死更难”,开篇即点出主题,以“相从”二字描绘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而“死更难”则直抒胸臆,表达对兄弟离世的极度悲痛与难以承受之情。接着,“怡怡宁夏舞衣欢”一句,似乎在回忆生前兄弟间欢聚的场景,通过“怡怡”、“宁夏”、“舞衣欢”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充满欢乐的氛围,反衬出后文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名山兴逐生涯尽,长夜诗来梦里看”两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通过“名山”与“生涯”的关联,暗示了兄弟共同追求理想与生活的历程;另一方面,“长夜诗来梦里看”则通过梦境的描绘,寄托了对逝去兄弟的思念,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也体现了其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万里烟云觇岁月,一年人物改衣冠”两句,以广阔的时空背景,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通过“万里烟云”与“一年人物改衣冠”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也寓意着人生百态与社会变迁的复杂性。这不仅是对逝去兄弟的哀悼,也是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庭阶定有关心事,惟共而兄默护兰”两句,以细腻的情感收束全诗。通过“庭阶”与“护兰”等意象,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兄弟的怀念与敬重,也寄托了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延续与传承。同时,“默护兰”更是象征着对兄弟精神品质的铭记与守护,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力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深情地表达了对亡故兄弟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珍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亲情等普遍主题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