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春天
抒情
怀古
写酒
赏花
抒情
爱情

译文

听到有人提着酒壶去买美酒,人们说杏花深处有美酒可寻。
杏花落得凌乱,鸟儿在风中啼叫,现在十分春色已经不到九分了。麝煤燃烧,漫长的白天过去了。
青烟飘上庭前的柳树,画堂里既不冷也不热,正是好时候。
团团圆圆的宝月凭借着纤细的手托起,暂时借着歌声招来舞袖。
珍珠滴破小槽的颜色变红,香肌消瘦尽显纤细的罗衣。交朋友需要到白首之年。
把黄金分给亲朋好友,一起举杯痛饮。壮志未酬,但可以与风月长相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春日宴饮之乐,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春天景象和愉悦的情境。"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 这两句通过耳闻与口述相结合,引出了这场宴饮的背景,地点是在杏花盛开的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探寻未知之美好的空间。"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 杏花铺满了地面,随着微风轻拂而舞动,配以鸟鸣声相和,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十分春色今无九"则表达了一种将春意盈盈的感觉推向极致。"麝煤销永昼。青烟飞上庭前柳。" 这里写出了室内外相结合的情境,室内的香气与日光交织,室外的青烟随风飘扬至庭院前的柳树,营造出一幅悠闲静谧的画面。"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 这句点明了宴饮的场所——一个幽深而适中的画堂,是一种理想的空间状态,也是对时间美好的感受和享受。"团团宝月凭纤手。暂借歌喉招舞袖。" 宝月可能指的是圆润如月的手势,或许是某种装饰物,诗人用这种细节描写表达了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生活的情趣,同时也透露出宴饮中音乐与舞蹈的欢乐场景。"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投分须白首。黄金散与亲和旧。" 这几句诗转而深沉,写出了宴饮中的豪迉与悲凉。真珠滴破象征着奢华的极致,而香肌缩尽则透露了一种岁月流逝的感伤。"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 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即便宴饮将散,也希望那份豪迈之心永不消退,与自然万物保持长久的情感联系。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场春日宴饮中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易逝、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马子严

35首
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