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抒情
咏物
写花
情感
佳节
回忆
思乡
怀古
赞颂

译文

用白玉筑成高台,用金子制作杯盏。这里的香气仿佛来自江边的梅花,如同阆苑(神话中的仙境)中的香气。
当年我们一边饮酒一边对你唱歌,那歌声从未间断。酒杯无限制地斟满又空,再满再空,如此循环。
美丽的花朵和月亮映照在楼前,人们的心情因此而满溢。有人头上戴着一只蝉形的头饰,其影子在月光下显得错乱。
快乐的事情随着人的心意变换。回头看西边的楼阁,月亮明亮如初,花儿也已绽放。
人为何如此遥远?可惜这国色天香的美丽,上天却并不眷顾,任其自生自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子严的作品,名为《天仙子》。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月下饮酒赏花之乐,同时又不免带有一丝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白玉为台金作盏",设定了一个华丽的宴会场景,通过对比贵重材料,突出了奢侈与高雅的氛围。紧接着"香是江梅名阆苑",点明了花香,是以江梅闻名的阆苑,这里江梅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年时把酒对君歌,歌不断。杯无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限延续的愿望。诗人似乎在用歌声来丈量这难以衡量的快乐时光。在这里,歌声成为连接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花月当楼人意满。翘戴一枝蝉影乱。"则描绘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画面,人们在楼中赏月,心意得以满足。蝉影的点缀增加了一种生动与自然之美。接下来的"乐事且随人意换。西楼回首月明中,花已绽。人何远。"则是诗人的感慨。诗中的“乐事”指的是那些快乐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会随着个人的心意而改变。而当诗人在西楼回望时,那曾经的美好已经不再,月光依旧明亮,但花朵已然凋谢,人们也早已远去。这里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和对无法挽留事物的无奈。最后两句"可惜国香天不管。"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遗憾,甚至是对命运的无力感。"国香"在这里可能指代一切美好的东西,而"天不管"则是在强调这些美好总是无法由人掌控。整首诗通过对月下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花、歌声和月亮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这种感慨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和无法挽留美好的哀婉。

马子严

35首
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